1. 首页 > 产品中心 > 白羽种鸡

【48812】大朵:紫藤小记

日期:2024-04-26  作者: 白羽种鸡 点击数:1

  清明祭祖,洗泥手于山野溪涧,一朵紫色的小花漂来,捡起,是紫藤。溪涧之上竟有一架紫藤,与野草灌木杂错,其花序披垂下曳,如紫色帘栊。这清朗朗的山野,曲水送花来,忍不住呆立好久。

  春天花事纷乱,尤爱紫藤。爱其着花密布,从蓝紫渐至淡紫,徜徉复徜徉,直至霞衣散失;爱其虬枝,盘桓扭绕,其委曲苍劲,这是历世的风骨。此中厚意,云深不知处。

  诗人也爱紫藤。李白有诗云:“紫藤挂云木,花蔓宜阳春;密叶隐歌鸟,香风流佳人。”虽有“隐”字嵌入,漫溢的仍是唐人的洒脱丰润之气。一个年代的习尚,是人的,也是物的。

  丹青也爱紫藤,花放鸟飞于纸上。偶尔见过香叶楼汪如渊的一幅紫藤花鸟。画中山石单纯,紫藤从岩隙平分两枝而出,弯曲下斜,又上扬交织,撑起花与叶,绿叶浓郁,繁花纷垂,一枝从繁花中轻盈而弯曲穿出,新叶幼嫩,花朵初放,灵动有青鸟探看之意。一双燕子从花间飞下,后边一只紧随前面一只,前面的那只燕子扭过头去看后边的,耳边似有燕子的呢喃。画面已覆上一层时刻之色,却添了一股静雅之气,慨叹物比人持久啊。

  细读题跋,“夜来微雨洒芳尘,紫雪缤纷晓色新。花下但闻燕子语,碧荫院子悄无人。”怎么会无人呢?香禅不就在紫藤花下闻听燕语吗?

  这幅画的意境来自晏几道“临江仙”里的“落花人独立,微雨燕双飞”之句。诗人是怀念初见之人,惜明月仍然,物是人非,想来恍然如梦。而香禅之画,题跋虽有孤意,画面却厚意而又明亮。想着香禅,清晨踩着晨露,沿着小径走入一架紫藤下,见双燕伴飞,落花簌簌,是何其娴雅之事啊。

  汪如渊(1867—1923),字芗泉,号香禅,一作香泉,客籍永嘉(今温州),本姓杨。黄公望从常熟来到平阳黄家,无独有偶,汪如渊是永嘉之子,成了处州龙泉汪家的嗣子。

  汪如渊是一位图像教师,早年曾在江苏教育,曾任南京陆军中小书院及江南两级师范书院图像教员。1912年,受聘为浙江省立第十中学(今温州一中前身)、温州师范书院教员,开端长时间居住温州。

  我倒喜爱“教师”这个称号,曾经叫“先生”,不像现在都称“大师”。“教师”两字里含着仁德之心。

  汪如渊筑有香叶楼,课画吟诗授徒。他的我国画教育吸收了西方绘画透视法和解剖学原理,并结合我国传统技法,构成共同的汪氏教育法。曾编写了《图像学理法汇参》七册,惋惜现只存世三册。

  香禅的学生弟子可谓人才辈出,有红薇白叟张光、蔡笑秋和鲁文,可谓是汪氏“同门三闺秀”;有百里芳马氏兄弟(孟容、公愚);有以诗书画医拳被誉为“五绝白叟”的一代奇才郑岳(曼青);有“东瓯文人”之称的徐堇侯;有“温州人物画家权威”苏昧朔,以画兰名闻画坛的鲁藻,还有擅画人物的沈潜、施公敏、赵璧城等等,其间张光、马氏兄弟、郑曼青成为海上书画界的名家,曾执教上海美专。山水画家林曦明是苏昧朔的入室弟子,刘旦宅、谢振瓯、吴绶镐、张如元、黄德源等均师承徐堇侯。

  如果把这份名单描绘一张师承图,已然是一棵繁花似锦的紫藤。汪如渊为“永嘉画派”,尤其是“永嘉花鸟画派”的画风开宗立派,为同时期气势更盛的“海派”输送了很多人才,为我国花鸟画留下一笔丰厚而名贵的文化遗产。

  闵行临沧路有“古藤园”,是旧日“紫藤棚镇”的旧址。园中有一棵四百多岁的紫藤,是明嘉靖年间的诗人董宜阳手植,冠盖半街,香气氤氲不散,远望如半响紫霞。南北行人集于花下,逐渐构成乡下集镇。香禅与这棵老紫藤比较,怎么?

  我喜爱“香禅”二字。香,是草木气,是天然的芳香。人也有香,极致是暗香,是凋零后还留在世上的花气,是“香如故”。

  香禅晚年嗜菊,栽培许多的菊花,以供自己写生,后成百菊长卷。见过其一幅菊鸡图,山石旁粗陋交织几根竹篱笆,开着白菊与粉菊,皆是墨叶,公鸡红冠白羽,单脚独立石上,没有戾气,有一种漠然的好。

  香禅也画人物和山水,我无缘相见。不见也罢,观一画而知其人,足矣。(大朵)

上一篇: 【48812】新牧网4月18日全国鸡价:以稳为主 下一篇: “啄”开致富门!鹤壁市山城区推进30万套祖代肉种鸡项目建设